港媽英國眾籌設計多元娃娃 教孩子尊重種族共融【有片】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7/03/30 13:53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56

分享:

分享:

Winnie 與丈夫 Rafael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夠與不同種族的娃娃一起成長,能預視一個包容的未來。(受訪者提供)

在香港出生、成長的麥穎怡(Winnie),大學畢業後負笈英國修讀碩士,其後留在當地工作、結婚,並與法籍與希臘籍混血兒丈夫 Rafael Tselikas 誕下兒子 Alex,轉而當上全職媽媽。她自言香港作為國際城市,超過9成人口都是華人,自己是到少年時期才第一次真正與外國人互動。

4 位小主角會到城市的不同角落探險。(受訪者提供)

但身處倫敦的多元化環境,加上跨種族婚姻,在不同文化家庭和育兒經驗的啟發下,自覺種族共融的議題與自己有連繫,也有切身的經歷及感受,因而毅然與丈夫成立社企 One Dear World(親親大同世界),期望通過多元文化娃娃及他們的冒險故事書,向孩子展示一個包容而和平的世界,讓他們學會欣賞自己,體驗世界多樣性。

我相信孩子能自小了解不同文化,找出人與人之間的共通點,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衝突。

親親娃娃

由 Winnie 設計多元文化娃娃共有16個成員,她自言在構思時希望娃娃能盡量代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。

在進行資料搜集時,曾參考世界人種、信仰的分布,以及男女比例等,取得數據後,發現最少要有12至16個不同娃娃,才能具代表性。我們也希望能為每個娃娃設定人物性格,最後選定以心理學家的16類性格藍圖作藍本。

16位多元文化娃娃包括來自非洲的希望(Hope),來自東亞的俊(Jun),來自歐洲的莉亞(Lea)和來自南亞的巴斯(Parth),除了以娃娃造型親近孩子,也會以他們作主角編寫電子兒童故事書,其中4個娃娃便曾一起在倫敦尋找治療地球教授頭痛的方法,家長可透過故事向孩子灌輸環保觀念,並一同探索世界各地城市。

兒子 Alex 未上幼兒園前,Winnie 總會花半天陪伴孩子午睡、看書、玩玩具。(受訪者提供)

Winnie續稱,在陪伴兒子參與的遊戲小組時,有一次老師向小朋友介紹一個名為Rosie的黑色娃娃,並告訴家長,給孩子一個娃娃,有助發展運動、語言及社交等不同技能。

在香港可能不易察覺,但在英國接觸過不少黑人小孩,發現他們都很希望擁有一個黑人娃娃,會因漂亮的娃娃而自覺可欣賞自己多一點,但在坊間,娃娃的膚色選擇其實很有限。

不同種族的孩子都可在 16 個多元文化布娃娃中,找到自己認同的形象。(受訪者提供)

家長教育

Winnie的兒子Alex快滿兩歲,現時每周上5天幼兒園,也很享受幼兒園生活。她稱,Alex 還不算是正式上學,但在台灣鄰居口中,了解到小學都是沒甚麼功課的,小學生放學後就是玩或參與課外活動。

當然,這邊同樣有家長會讓孩子上補習班。但相比學術成績,讓孩子學懂欣賞自己及尊重別人更重要。引用One Dear World的願景,希望孩子會關懷別人、有同理心、對世界好奇。

電子圖書同時宣揚環保信息。(受訪者提供)

她解釋,有同理心才能與人和平共處,而好奇心是學習的動力,會有熱誠去找解決方法,主動學習。此外,毅力及堅持也很重要,要是遇到少許挫折便退縮,做甚麼也不會成功。

我也希望自己能以身作則,藉着這個項目告訴兒子,媽媽也曾努力做過一件事,即使遇到困難也會堅持……不是每件事一做便可順利完成,需要跨越難關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!

想睇睇 Winnie 構思多元娃娃時的生活片段,去片:

藉眾籌集資

Winnie在當全職媽媽前已在英國創業,獨自營運一家有關中文教育的公司近兩年。

創業與當媽媽同時進行,需要兩面兼顧,我和丈夫的家人均不在英國,要一手一腳自己湊孩子,也要兼顧家務……是在忙亂的生活中斷斷續續把構思實現。當方向仍未很清晰,也會有懷疑,不知道自己的方案是否可行。

她指出,選擇通過Indiegogo推出的眾籌籌集資金,因其運作模式是要有人支持、有資金才會落單生產,能把風險降到最低。也希望看看這構思是否有人支持,初步只生產4個娃娃及電子圖書,現時目標是25萬英鎊,活動將於4月22日國際地球母親節那一天結束。

【其他熱話】想離開香港?一圖睇晒投資移民門檻

【其他熱話】香港新「第一家庭」 林鄭背後的3個男人

【其他熱話】港版膠囊酒店 打造上班族午睡天堂【有片】